在推行ISO9001的实践中,特别是在企业推行初期,推动企业现场管理,开展“5S”活动,对推行ISO9001具有还不错、事半功倍的效果,同时起到全员参与、深入人心的作用。将改进现场管理,开展“5S”活动,作为推行ISO9001的辅助手段是条有效捷径。那么,什么是现场管理,什么是“5S”呢? 企业现场管理直观反映企业综合管理水平、技术水平和企业精神面貌,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企业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。企业现场管理分为狭义现场管理和广义现场管理。 狭义的企业现场管理,即指企业的车间、工段、班组等生产现场(即“生产**”现场),还包括仓库、实验室等生产服务现场。 广义的企业现场管理,泛指企业内部凡是和生产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工作现场,包括生产厂区、仓库、办公区域、车辆等。 企业的生产现场就是一般指生产作业场所。通常由两部分组成,一是基本生产现场,如加工、装配等生产现场。二是辅助生产现场,如工具生产现场、机修现场等和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储存和运输现场等。 企业现场管理是应用科学的管理思想、方法和手段,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(如人、机器设备、原辅材料、方法、环境、能源、信息等)进行合理配置、优化组合,使其处于良好状态,达到高效、低耗、均衡、安全的生产要求,保证实现生产计划目标。简单的讲,就是对生产**进行*、全过程式的综合管理。 5S活动 “5S”指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和素养。 “5S”活动是指对生产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和提高素养的活动。“5S”活动是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础工作。 (一)生产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生产现场管理包括从投入到产出过程中,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管理,可分为:工序要素管理、产品要素管理、物流管理和现场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。 1、工序要素管理 工序是组成生产过程基本环节。产品按照既定的工艺顺序的要求,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加工制成。工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工序要素和产品要素管理。良好的工序管理可以解决两个重要问题:一是落实生产计划,二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。因此,工序管理在现场管理中非常重要。劳动力、设备、原材料是生产的三要素,又称为工序要素。工序要素管理就是对工序使用的劳动力、设备和原材料的管理。 对于劳动力的管理,在日常管理中,应根据工序对工种、技术等级及定额和定员的要求,通过优化劳动组合选配岗们工人,严格培训、考试上岗,加强考勤考核和劳动纪律,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和有效利用工时等。 工序使用的设备必须保持完好状态,工序岗位需要的工具和工位器具等应配备齐全,位置合理,处于良好状态。 对原材料的管理,首先按生产进度计划的要求,按质按量准时把原材料送到工序的工作地。其次必须实行定额管理、经济核算,节约原材料和能源。 工序要素管理,就是要把工序要素**结合起来。这就需在进行方法研究,制定作业标准,在此基础上进行时间研究,制定时间标准,然后用这些标准训练工人,提高效率。 2、产品要素管理 产品要素管理就是对产品品种、质量、数量、交货期(日期)、成本的管理。总的要求是工序按生产进度计划投入和出产产品。为此,必须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,按质按时提供图纸和工装,调整好设备。工序工人必须按期量标准和质量标准以及生产定额进行生产,保证全面完成生产计划。同时严格进行成本控制,将成本和费用控制在目标范围内。 3、物流管理 生产现场是产品的生产过程,同时也是物流过程。原材料投入生产现场转化为在制品,沿着工艺路线顺序流动,最后变成成品转入成品库。这个物流过程要耗费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它对产品的生产周期、资金占用、质量高低、经济效益等均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。因而,物流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。 现场物流管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:(1)使物流路线较短,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和加速资金周转;(2)使在制品占用量较少,以减少资金占用量;(3)搬运效率要高。这三个问题的实质就是要使整个生产过程符合连续性、平行性、均衡性和有比例的要求。 搞好物流管理,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宜的生产组织形式、合理进行工厂总平面和车间内部设备的布置,搞好生产过程分析和各生产环节各工序能力的平衡、合理制定在制品定额等措施来实现的。